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自身难保日元坐等升值
 
《 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 发自上海
 

一路节节攀高,日元的强势已经到了让日本政府无法继续保持沉默的景况。昨日,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一句“对日元的剧烈波动无法容忍,将密切关注日元汇价”的口头干预,直接导致当天亚洲汇市日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应声回落,美元兑日元汇率也从上周五的近8个月的低点小幅反弹至85.60上方。

810,日本央行和美联储将在同一天先后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正在静待两国央行的论调和举措。不过,专家普遍认为,在美国经济复苏形势难言乐观的情况下,短期内日元继续强势的局面难改。

美经济低迷将继续推升日元

昨日,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分析报告显示,如果按美国经济每月创造20.8万个就业岗位来计算,美国就业市场仍需要11.5年才能恢复至经济衰退前的水平;即便美国经济每月创造32.1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市场也仍需要近5年时间才能恢复至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且不论这份报告的科学性如何,失业率这一最能牵动美国国民神经的数据,可以说是当前美国经济复苏中最大的一块“阴云”。

同时,另一攸关美国经济复苏的房地产市场同样是一片愁云惨雾。上周五,美国财政部承认,接受过政府抵押贷款援助计划帮助但再度陷入麻烦的屋主数量比之前估计的要多。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几天之前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直言不讳——美国经济略有复苏,但目前陷入暂停状态;如果房地产市场恶化,美国经济有可能再度衰退。

面对着接连不断的糟糕的经济数据,笼罩市场的悲观情绪正日渐浓厚。上周五,高盛下调了对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预计美联储将会采取新一轮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政策。不过,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立坚则认为,美联储并不会轻易重启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一旦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引发市场的恐慌,资产价格再次全面暴跌,已经修复的资产负债表也将再度被‘撕裂’,而且现在的救市效果将明显不如早前的效果”。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同样表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基调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将维持此前的论调,并延续当前的货币政策。”不过,孙立坚和潘正彦都认为,美联储对于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及风险加大的言论,将使美元进一步承压,短期内日元强势的势头难改。

日本央行干预也无能为力

84.82,这一美元兑日元15年以来的低点是否将被打破?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声明又将出现何种态度?当前,一些日本银行的分析人士及交易员纷纷预计,日本央行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将表示进一步实施可能压低日元汇价的宽松政策。更有分析师认为,日本政府还可能会自2004年后首次在外汇市场上直接抛售日元,以干预日元汇率水平。

不过,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预计日本央行在810的货币政策声明中并不会显示出对日元升值的过度担忧。“日本央行的确可能会继野田佳彦之后进行口头干预,但是该央行所能运用的手段相当有限。”潘正彦指出, “而且这种干预或许会对几日之内的日元汇价起到一定的打压,但是无法扭转日元强势的局面,尤其是在日本上半年出口形势大好、贸易顺差大幅增加的情况下。”

孙立坚则认为,日本的出口形势大好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日元,但是近来日元大涨的根本因素在于货币市场“套息潮”的回流。他分析道:“在美国经济形势不好,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还不错,且近来欧洲市场经济数据好转的情况下,美元的避风港功能削弱,投资者纷纷回流日本,偿还日元融资债务,从而导致日元大涨。当然,日本国民近年大量在海外的“避险”资金也搭了日元近期升值的便车出现了回流迹象。”

而对于日本央行是否将进行干预,孙立坚直言:“从日本推行“零利率”货币政策开始,日元就渐渐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套息货币,实际上这一“战略性转变”导致了日元长期处于贬值的有利地位,这对靠出口立国的日本经济来说求之不得。可是,在美国经济恶化时,日本央行没有任何手段能有效干预日元汇价,抑制日元升值,只能无奈地去面对由此可能带来的严峻的“通缩”风险。当然,一旦美国经济好转,套息货币日元再次会‘离家出走’,日元就自然贬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也只能坐等美国及全球经济好转。日本央行只有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联合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其他各大央行的情况下,才对干预汇市产生过效果。而后来其‘单兵作战’从未有过成功先例,所以,近几年日本央行也从未有直接干预汇市的举动。而且,当前在欧美国家自身难保并寻求增加出口的情况下,不可能再现这几大央行联手‘作战’的情形。”

话题:



0

推荐

孙立坚

孙立坚

21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应用经济系博士学位评审组成员、日本中央大学中国金融讲座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