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何评价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
 

200911月,当美国政府决策部门付出了沉重的救市代价,避免了美国经济因金融大海啸而不得不卷入大萧条的困境之后,奥巴马在充分反思美国华尔街滥用金融创新工具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强调“再工业化”战略在打造美国经济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中所将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这一战略转变,包含了当前美国高层决策部门的“两个”关于重整美国经济的运作思路:一是通过“再工业化”来重新打造美国经济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挽回这场危机给美国经济所造成的巨大的损失;二是通过“再工业化”来扭转美国经济所面临的严重“结构失衡”的问题——即越来越难以驾驭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当然,无论是哪一个“再工业化”战略都离不开内外市场的配合。因此,针对美国国内市场,美国政府坚定不移地采取减税、增加流动性等政策组合拳来激活产品“供给”和需求的活力。而针对国际市场,美国政府不断向贸易顺差国家和地区施加“平衡”的压力,通过促进美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和价格竞争力的提升,来改善美国企业和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和国家“双赤字”的压力。这次胡总书记所率领的中国访美阵容和所签署的中美商贸合作协议中,都能看出美国政府在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关系上所渗透的美国自身的“再工业化”思路。

无论从最近不断出台的经济指标上看,还是从我个人前一阶段去美访问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中都能看出,美国政府推动的“再工业化”战略,已经不可能是简单地将自己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的跨国企业召回美国,然后再起炉灶做和中国企业一样的东西。另外,这种“再工业化”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不可能离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最近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有明显的好转趋势,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行业,比如,建筑和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依然十分缓慢,而休闲和酒店业,教育和保健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却回升的十分明显。显然,美元的疲软(美国服务价格竞争优势凸现)、美国的“比较优势”(比如,教育等)和美国政府在一些产业部门中扶持力度的强化(比如,社会保障)等,都同时对现在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大部分制造业,除了美国汽车业依然还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之外,今天都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虽然美国再工业化的“春风”都遍及了各个产业的角落,但是产业的扩张依然因为转型成本的昂贵、劳动力优势的丧失、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退化以及外部需求回暖程度的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存在,无法都像服务业那样这么快就能鲜明地感受到经济复苏的暖意。有的行业在这次危机后可能就永远不会得到阳光的照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美国整体失业率持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还是要看美国经济能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还是要取决于美国政府能否及时有效地去降低美国企业转型和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尽管我在美国滞留期间注意到,美国的三大汽车产业今天并没有盲目地去花高成本开拓现在“概念先行”的“新能源”动力汽车来打造自己今后的发展出路,但是,他们依然利用自己现有的“比较优势”在争取市场的份额。美国服务业的复苏也是如此,依然充分仰仗市场目前发育和成熟的状况,而不是刻意去“结构调整”,“破旧立新”。我认为美国目前的这种做法是比较“务实”的,因为一方面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无法靠一个强势的财力雄厚的政府来帮助市场打造一个全新的局面,企业只能依据现有的条件来谋生发展,当然金融体系的衰退必然要求美国通过再工业化来提升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所以,从目前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并不会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有大刀阔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再工业化”战略也会影响美国政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因为无论是外部市场还是内部市场如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无法被为了吸收这些供给能力而投放到市场的大量货币所吸收的话,那么,流动性泛滥给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就会带来巨大的成本,甚至出现严重的“滞胀”局面。

所以,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能否帮助美国真正走出危机的低谷,重新打造一个鲜活的市场,关键就要看美国能否再度发挥自己国家长期以来所具备“创新”的能力。尽管我们现在无法预期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会出现在“低碳经济”,还是“生命产业”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转向可持续的增长——要得以实现,就应该尽快把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放在能够带动全球投资和消费的“创新型”的增长点上,而目前的服务行业的复苏,依然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扶持效果和美国存量优势的体现。一旦现在流动性泛滥的“滞胀”后遗症加剧,一旦美国经济的“存量优势”(教育、旅游等)边际收益开始下降,一旦美国各级政府入不敷出的问题变得日趋严重,那么,美国现在看上去非常“务实”的“再工业化”的战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那时如果情况恶化到美国政府不得不采用更加疯狂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来维护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利益和施压其他国家货币升值来“平衡”美国“双赤字”的失衡结构,那么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会因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也会因此而再度面临崩溃的风险。

美国再工业化吸金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翻番
 
2011011100: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叶慧珏
   

2011年美国各州驻华商务代表处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吸引中国企业和个人赴美投资。这是新年伊始本报记者从美国部分州驻华机构了解到的信息。

宾夕法尼亚州商务部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邵宁向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各州财政吃紧,为吸引中国资金,各州已有了充分的战略布局。对中国企业来说,此时赴美正是时机。”

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推进,中资企业赴美投资渐成热潮。研究机构罗迪厄姆咨询表示,截至20109月,中国企业2010年投资或收购美国项目资金为28.1亿美元,远高于2009年全年的17.3亿美元。以此推算,全年投资额有望比2009年翻番。

胡锦涛主席下周将访问美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美国政府必然从其再工业化战略布局的角度,讨论中国双边贸易与投资等问题。

  他强调:“再工业化不是制造业的破旧立新,短期内美国仍然需要依靠传统产业优势扩大其出口。中国企业在进场前,必须认清此轮再工业化的实质。”

危机中的“再工业化”

由于劳动力成本高,美国“再工业化”过程很难

2009年底,奥巴马称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这被看成美国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强烈信号。

20103月奥巴马发布的“出口倍增计划”可说是对再工业化思路的现实落实。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推动下,美国政府对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进行大力支持。在整个7870亿美元法案投资基金中,800亿落户清洁能源,650亿投资在基础建设,这些公共资金将在2015年全部到位。

美国经济学家统计表明,每投资100万美元在基建或新能源产业上,将换来17个新的就业机会,而投资在军工行业只能换来11.6个就业岗位。

但一年之后的就业数据似乎无法对新政提供积极信号。

15发布的全美就业报告显示,12月份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增加29.7万人,其中服务业当月增加27万人,而制造业雇员仅增加2.3万人。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国兴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劳动力成本高,美国"再工业化"过程很难,短期内不可能通过新兴产业增加太多就业。”

有汽车业的动向做印证。近期,在汽车配件公司纷纷转向混合动力、新能源电动车等新产业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采取保守措施,仍致力于传统大型汽车。

孙立坚表示,美国企业很清楚,新兴产业引领的新一轮工业革命还远没有到来,能够提振其出口的仍然是传统产品线。

  “短期内美国只有通过传统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来推动出口。”王国兴说。

  孙立坚强调,如果说奥巴马前期倡导的是“危机后的再工业化”,看准长远利益,那么目前美国仍然处于“危机中的再工业化”时期重新赢得市场才是现实的目标。

中企赴美投资应有长远战略

为了降低债务风险和提振经济,美国各州提供了较低的进场条件

吸引中国企业入驻是美国州长们热衷做的事。刚卸任的宾州前州长爱德华·伦德尔(Edward G. Rendell)在任期间,特别要求与中国的太阳能、硅芯片行业的企业家见面,希望他们能在美国新能源领域大量投资,在地价和其他政策上许以丰厚优惠。

邵宁说,美国各州、郡政府在培训、政府奖励和税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各州为了降低债务风险和提振经济,加大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较低的进场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尚德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沙漠建厂,比亚迪汽车则得到了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的全力支持要在加州投资设厂。

邵宁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行业上以机械制造和新能源领域居多,产业链上则倾向于高技术的尾端生产和研发等。”

他透露,前不久有一家大上海经济圈内的机械制造领域的民营上市企业,通过直接雇佣美国团队的方式,实现了赴美投资。不过,“虽然企业有意向多,但真正成功落户的还是少数。”

以“再工业化”名义吸引的中国投资,究竟能得到多大的回报,仍是个问号。

孙立坚表示,中国先进的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选择在此时进入美国市场,在考虑投资成本的同时,更要考虑长远的战略。

  他说:“中国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新一代产业革命的迹象,新型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效应要在若干年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过早进入美国市场在这些领域配置太多资源,很有可能成为"先烈"。”

话题:



0

推荐

孙立坚

孙立坚

21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创新基地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应用经济系博士学位评审组成员、日本中央大学中国金融讲座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文章